白茶是輕微發(fā)酵茶,因成品后茶葉披滿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其品種有單芽制作的白毫銀針,和芽葉制作的白牡丹,此兩者都來自大白茶樹。而同樣以芽葉制作的貢眉、壽眉,則來自小白茶樹。那么,白茶種類怎么區(qū)分呢?普洱茶代理下面一起來了解看看。
白茶種類的區(qū)分
1、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又叫白毫,因其色白如銀、外形似針而得名,其香氣清新,滋味鮮爽,是白茶中的極品。
由于鮮葉采自大白茶樹的肥芽,其成品茶,長3厘米,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沖泡后,香氣清鮮,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觀也使人情趣橫生。
一般每3克銀針置透明玻璃杯中,沖入200毫升沸水,開始時茶芽浮于水面,5-6分鐘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懸浮茶湯上部,此時茶芽條條挺立,上下交錯,望之有如石釧乳,約10分鐘后茶湯泛黃即可取飲。
2、白牡丹
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樹或水仙種的短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二葉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茶業(yè)共享平臺
3、貢眉、壽眉
貢眉,有時又被稱為壽眉,是白茶中產(chǎn)量較高的一個品種,其產(chǎn)量約占到了白茶總產(chǎn)量的一半以上。
它是以菜茶茶樹的芽葉制成,這種用菜茶芽葉制成的毛茶稱為“小白”,以區(qū)別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樹芽葉制成的“大白”毛茶。
以前,菜茶的茶芽曾經(jīng)被用來制造白毫銀針等品種,但后來則改用“大白”來制作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而小白就用來制造貢眉了。
壽眉是用采自菜茶(福建茶區(qū)對一般灌木茶樹之別稱)品種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葉制成的白茶。
貢眉的產(chǎn)區(qū)主要位于福建省的建陽縣,在建鷗、浦城等也有生產(chǎn)。制作貢眉的鮮葉的采摘標準為一芽二葉至一芽三葉,采摘時要求茶芽中含有嫩芽、壯芽。
貢眉的制作工藝分為初制和精制,其制作方法與白牡丹茶的制作基本相同。
優(yōu)質的貢眉成品茶毫心明顯,茸毫色白且多,干茶色澤翠綠,沖泡后湯色呈橙黃色或深黃色,葉底勻整、柔軟、鮮亮,葉片迎光看去,可透視出主脈的紅色,品飲時感覺滋味醇爽,香氣鮮純。
白茶歷史發(fā)展茶業(yè)共享平臺為您介紹。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史載,東漢時期,一個叫尹珍的青年懷揣家鄉(xiāng)生長自制的“荼”,拜謁著名儒學大師許慎,遭門丁刁難,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許慎整個府邸充溢著濃郁的茗香。
許慎踱步而出溯源,隨即便邀尹珍入書房,將其“荼”沖泡相觀,但見其外形優(yōu)美,白色葉底如銀針墜壺,湯色碧綠明亮,品之頓覺味鮮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發(fā)其在《說文解字》中對“荼”的注解,用“槚、茗、蔎”譯注“荼”字的色、香、味。
白茶的名字較早出現(xiàn)在唐朝陸羽的《茶經(jīng)》七之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陳櫞教授在《茶葉通史》中指出:“永嘉東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qū)),系白茶原產(chǎn)地?!笨梢娞拼L溪縣(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種。因其僅有名稱,能否作為起源證據(jù)還有待進一步商榷。普洱茶代理
大伙兒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文章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